前言:隨著人們低碳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清潔能源技術的發展,各行各業都在積極采取措施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光伏應用市場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政策利好支持、科研水平進步、建設成本降低、市場需求及投資增加,我國光伏裝機量保持高增長態勢,分布式光伏電站產業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下面將針對我國現階段分布式電站發展趨勢及投資環境進行分析。
一、分布式電站產業界定
分布式光伏發電特指在用戶場地附近建設,運行方式以用戶側自發自用、多余電量上網,且在配電系統平衡調節為特征的光伏發電設施。分布式光伏發電遵循因地制宜、清潔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則,充分利用當地太陽能資源,替代和減少化石能源消費。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關于印發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管理規則的通知》(國家電網營銷[2014]174號)中分布式光伏系統定義為:
第一類:10kV以下電壓等級接入,且單個并網點總裝機容量不超過6MW的分布式電源;
第二類:35kV電壓等級接入,年自發自用大于50%的分布式電源;或10kV電壓等級接入且單個并網點總裝機容量超過6MW,年自發自用電量大于50%的分布式電源;
第三類:接入點為公共連接點,發電量全部上網的發電項目。
除了利用建筑屋頂及附屬場地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外,根據《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國能新能[2014]406號)文件中的規定,在地面或利用農業大棚等無電力消費設施建設、以35kV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電網(東北地區66kV以下)、單個項目容量不超過2萬千瓦時且所發電量主要在并網點變電臺區消納的光伏電站項目,納入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指標管理,執行當地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
二、分布式電站的各類定義
我國分布式電站主要包括工商業屋頂分布式光伏、工商業地面分布式光伏、戶用自然人光伏、戶用非自然人光伏四大類,具體定義如下:
(1)工商業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企業利用具備條件的建筑屋頂或建筑表面,通過自建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開發建設,以“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單點或多點(指并網點)接入,接入電壓等級不超過35千伏,年用電量(或預測用電量)不低于所建電站發電量50%的光伏電站。
(2)工商業地面分布式光伏電站:企業利用自有產權土地(含坑塘水面),通過自建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開發建設,以“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單點或多點(指并網點)接入同一范圍土地上的電力消費設施,接入電壓等級不超過35千伏,年用電量(或預測用電量)不低于所建電站發電量50%的光伏電站。
(3)戶用自然人光伏電站:居民在自有宅基地范圍內建設,擁有光伏電站全壽命產權及收益,在380V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以“全額上網”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接入,有且只有一個并網點的光伏電站。
(4)戶用非自然人光伏電站:在居民自有宅基地范圍內,通過租賃屋頂、出租設備等共建方式,由企業開發建設的、以“全額上網”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接入的光伏電站。
三、我國分布式電站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市場份額在不斷增加,據統計,2022年我國光伏累計裝機39261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15762萬千瓦,占比40.15%。國內新增裝機容量從2013年的80萬千瓦增長至2022年的5019萬千瓦。2022年我國分布式光伏裝機主要集中在以江蘇、浙江、安徽、山東為主的華東地區,華東地區累計裝機容量占比達到55.16%;其次是以河北為首的華北地區和以河南代表的華中地區,兩大地區占比均在10%以上。
而根據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提出的目標:到2025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預計2021-2025年新建建筑可帶動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規模約208GW,疊加考慮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推進政策,可帶動裝機規模約342GW,對應1萬億市場空間。
四、分布式電站的投資趨勢
(1)EPC模式:國網公司/第三方負責工程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安裝全過程的工程總承包,又稱為交鑰匙工程。也就是說項目由承包單位建設,所發電能收益歸投資建設單位所有。
(2)EMC模式:即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指項目由國網公司/第三方出資建設,所發電能收益歸建設單位所有,屋頂業主單位享受電價優惠,合同期滿電站無償歸屋頂業主所有。
(3)租賃模式:是指項目由國網公司/第三方出資建設,所發電能收益歸建設單位所有,屋頂業主單位享受屋頂租金的模式。
五、分布式電站的投資優勢
(1)政策支持:由于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范圍廣,在城鄉建筑、工業、農業、交通、公共設施等領域都有廣闊應用前景,既是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重要力量,也是促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舉措。因此,各地區政府高度重視,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的政策更加完善,地方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補貼力度更大,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經濟效益更高。
(2)形式靈活:分布式電站可以利用滿足荷載要求的建筑物屋頂資源,也可利用火車站、高速公路服務區、飛機場航站樓、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建筑、大型體育館和停車場的公共設施系統,或者利用廢棄土地、荒山荒坡、農業大棚、灘涂、魚塘、湖泊等建設就地消納。
(3)指標不受限:對各類自發自用為主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受到建設規模指標限制時,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可及時調劑解決或向國家能源局申請追加規模指標。
(4)傳輸損耗?。河捎诜植际焦夥娬窘ㄓ谟脩舾浇l電能基本就地利用,因此,不需要長距離輸送電,有效減小對電網供電的依賴、減小了線路損耗,能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5)投資收益高:分布式光伏項目備案、并網流程更簡單高效,項目建設周期短,資金流轉更快;可通過“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并網模式,對于一般工商業用電,在電費打折后,加上國家補貼,收益通常高于“全額上網”的并網模式。
六、分布式電站投資的代表企業
中茂光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致力于太陽能光伏綠色能源事業發展,總部坐落于陜西省西咸新區秦創原總窗口西部云谷產業園區。中茂光伏科技匯聚一批行業行業頂尖人才,依托自有產線,專業從事光伏分布式電站在建筑、工業領域投資,為廣大客戶提供優質的工業園區、城鎮社區、公共建筑、光伏工業化產品等領域綜合能源服務。中茂光伏科技先后投資了西咸新區秦漢管委會分布式光伏電站、中茂綠能產業園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瑞昌中建材屋頂分布式發電等重大項目,助力新型電力系統變革,為我國建筑光伏一體化、分布式電站產業發展創造更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