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重視和環保意識的提高,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解決方案,正逐步成為企業節能減排、降低能耗成本的重要途徑。本文將詳細解析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系統組成、發電原理以及開發建設流程,以期為相關從業者提供參考。
01 工商業光伏電站系統組成及發電原理
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是指利用分散式資源,裝機規模較小的、布置在用戶附近的發電系統,以滿足特定用戶用電需求,支持現存配電網的經濟運行,或者同時滿足這兩個方面的要求。其基本設備包括光伏電池組件、光伏方陣支架、直流匯流箱、直流配電柜、并網逆變器、交流配電柜等設備,另外還有供電系統監控裝置和環境監測裝置。
(1)光伏電池組件:這是光伏電站的核心部件,負責將陽光轉化為電能。當陽光照射到電池組件時,電池內的半導體材料會吸收光子能量,從而產生電子-空穴對,進而產生直流電能。
(2)逆變器:逆變器的作用是將光伏電池組件產生的直流電能轉換為交流電能,以供用電設備使用。同時,逆變器還具備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功能,能夠確保光伏電池組件始終在最高效率下工作。
(3)發電原理: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發電原理相對簡單。太陽能組件通過支架被集中安裝到屋頂,經過串并聯后組成太陽能電池方陣。方陣吸收太陽光產生直流電,這些直流電經過光伏逆變器轉換成交流電。逆變器流出的交流電會通過計量電表(補貼電表)進行計量,以核算光伏發電量。之后,電力會優先供給建筑負載使用。當光伏發電量不足時,業主可以繼續從電網取電;而當光伏發電量過剩時,剩余的電量可以傳入電網中。
02 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開發建設流程
(1)項目前期準備
· 選址與評估:選擇光照充足、無遮擋、屋頂結構穩固的地點進行光伏電站建設。同時,需對當地的光照資源、政策環境、電價水平等進行綜合評估。
· 屋頂資料收集與審核:收集屋頂的產權證明、建設規劃許可證等文件,確保屋頂的合法性和可用性。同時,還需對屋頂結構進行安全評估,以確保其能承受光伏組件的重量及風雪荷載。
· 合作模式確定與協議簽訂:與廠區業主溝通合作意愿和用能需求,確定合作模式(如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等)。雙方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
(2)項目備案與施工準備
· 投資備案:根據國家能源局的相關規定,向當地能源主管部門提交備案申請,并提供相關材料。備案通過后,將獲得備案編號和接入批復。
· 設備采購與施工準備:根據設計方案進行設備采購,包括光伏組件、逆變器、電纜、支架等。同時,組織施工隊伍進行現場勘查和準備工作。
(3)施工建設與并網驗收
· 設備安裝與電氣連接:按照設計方案進行設備安裝和電氣連接工作。確保光伏組件安裝穩固、電氣連接可靠。
· 系統調試與性能測試:完成設備安裝后,進行系統調試和性能測試工作。確保光伏電站能夠正常運行并達到預期的發電效果。
· 并網驗收:向電網企業提交并網驗收申請,并提供相關材料。電網企業將組織專業人員進行驗收工作,包括檢查系統的安裝情況、電氣連接、運行狀態等方面。驗收合格后,將出具并網驗收報告和并網批復文件。
(4)正式運營與運維管理
· 發電監測與計量:在正式運營階段,需對光伏電站進行發電監測和計量工作。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可以及時發現系統潛在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確保系統的穩定運行和高效發電。
· 運維管理與應急處理:建立完善的運維管理體系,包括日常巡檢、定期維護、故障處理等方面。同時制定應急預案以應對突發情況,如自然災害、設備故障等,確保光伏電站的安全運行和及時恢復供電。
綜上所述,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流程涵蓋了項目前期準備、項目備案與施工準備、施工建設與并網驗收以及正式運營與運維管理等多個環節。通過科學規劃、精心施工和有效運維,可以確保光伏電站的長期穩定運行和高效發電,為企業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