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國家政策鼓勵以及投資成本降低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分布式光伏裝機規模不斷擴大。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光伏發電建設情況》相關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光伏發電新增并網容量為16088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網容量達8522萬千瓦,占比53%,增速明顯,占比已超一半。在此背景下,消納問題也日益凸顯,分布式光伏如何有效參與市場化交易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1.分布式光伏“入市”概念
分布式光伏“入市”是指分布式光伏以市場主體的身份參與電力交易市場,通過直接交易、聚合交易或價格接受等路徑,與集中式新能源共同承擔電網調度任務,實現上網電量的市場化交易。對于分布式光伏投資來講,不同的參與路徑對收益的影響亦不盡相同:
(1)直接參與:需要分布式光伏電站自身具備集中式項目的所有條件,包括分時計量,同時加入通信、控制系統等。
(2)聚合參與:打捆參與,需要跟用戶或者打捆的主體進行整合談判來確定最終收益效益。
(3)被動參與:分布式光伏項目不需要進行任何技術條件上的改變,參與市場之后只是對電費收益有影響。
2.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入市”流程
3.分布式光伏“入市”的深刻意義
分布式光伏“入市”具有以下三點深刻意義:
(1)促進能源消納:通過市場化交易引導分布式光伏合理上網,有助于緩解電網壓力,化解電力消納瓶頸難題。
(2)完善資源配置:入市有利于清潔能源發電與消納的靈活性配置,提升能源系統的經濟性和可靠性。
(3)助力低碳目標:通過市場化交易實現更高的新能源利用率,有助于減少碳排放,為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支撐。
4.全國11個地區發布2025年分布式光伏入市政策
從政策導向來看,2023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蓋工作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發改能源〔2023〕1044號),包括分布式光伏在內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可以核發并交易綠證,北京和廣州電力交易中心也都發布分布式光伏參與綠電交易的細則。2024年10月,國家能源局印發《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旨在為分布式光伏發電的開發建設提供一套完整、系統的管理框架,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的高質量發展,并助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在地方政策方面,全國11個地區發布的新能源項目入市規則,針對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項目提出了具體的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原則和要求。
相信在政策推動、市場需求、技術進步、應用場景與模式創新等多個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分布式光伏在未來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