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擴大綠色電力消費比例要求的行業企業范圍并使用綠證核算。推動將綠色電力消費要求納入重點用能和碳排放單位節能降碳管理辦法。加強綠證與碳排放核算銜接,強化綠證在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和產品碳標識中的應用。

將綠色電力消費要求納入綠色產品評價標準,研究制定政府采購支持綠色產品政策。
3. 供給優化:高效核發與全國流通
建立按月批量自動核發綠證機制,簡化流程,提升核發效率;支持綠證跨省流通。推動綠證在全國范圍內合理流通,各地區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綠證交易區域。支持發用雙方自主參與綠證交易或綠色電力交易,推動綠證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
4. 價格機制完善與長期協議
新政提出研究綠證價格指數,引導價格合理運行,解決當前綠證價格偏低問題。
加強綠證價格監測,研究建立綠證價格指數,引導綠證價格在合理水平運行。參考綠證單獨交易價格,合理形成綠色電力交易中的綠證價格。

推動發用雙方簽訂綠證中長期購買協議。支持代理機構參與分布式新能源發電項目綠證核發和交易。
1. 綠證交易收益擴容

綠證作為可再生能源電力的“綠色身份證”,是光伏項目除售電外的第二份收益來源。新政推動綠證交易規模擴大,2024年全國綠證交易量已達4.46億個,未來增長空間可期。
2. 出口競爭力提升
國際供應鏈對產品“含綠量”要求趨嚴,綠證是出口企業證明碳足跡的關鍵憑證。新政推動綠證國際互認,助力光伏組件、逆變器等產品打入高端市場。
3. 零碳工廠與ESG品牌建設

下游高耗能行業的強制消費將直接拉動綠證需求,推動光伏發電項目綠證交易量增長。
新政鼓勵打造100%綠電消費的零碳工廠、園區,并將綠電消費納入企業ESG報告。光伏企業可通過自建綠電項目或采購綠證,塑造綠色品牌形象。
